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面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穴以及后颈背腰部全息穴区中痛点治疗
厉刮法|用刮板角部与穴区呈90°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适用头部全息穴区
疏理经气法|按经络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经刮拭,平稳和缓,连续不断|一次刮拭面宜长,一般从肘膝关节部位刮至指(趾)尖
3.持板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
4.刮拭要领
(1)按压力——持久,速度均匀、平稳 刮痧时除向刮拭方向用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肌肤向下的按力。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应达到皮下组织或肌肉,刮痧时最忌不使用按压力,仅在皮肤表面摩擦,这种刮法,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易形成表皮水肿。
(2)点、面、线相结合 点,即点穴位;面,即指刮痧治疗时刮板边缘接触皮肤的部分,约有1寸宽;线,即指经脉。
(3)刮拭长度 在刮拭经络时,应有一定的刮拭长度,约市尺的4~5寸,如需要治疗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重点穴位的刮拭除凹陷部位外,也应有一定长度,一般以穴位为中心。
5.刮拭方向、顺序
(1)头部 不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颞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呈上下刮拭,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3)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至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
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避开**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4)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1/3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5)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水肿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6)整体刮拭的顺序 任何病证,宜先刮拭颈项部,再刮其他患处,一般原则是自上向下,先头部、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
(二)刮痧疗法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
1.适应范围 刮痧疗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按摩疗法适用的病证均可用刮痧疗法进行治疗,广泛应用于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以及部分疑难杂症的治疗,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2.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做刮痧疗法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做完刮痧后饮热水一杯。刮痧后一般约3小时方可洗浴。不可片面追求出痧。一旦出现晕刮,和晕针一样处理。治疗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时间,不超过25分钟。刮痧板使用后应擦拭干净并消毒,擦干备用。
(2)禁忌证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和血栓性静脉炎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禁刮;2骨折、脱位、发热及受术者禁刮;3患有活动性结核病、梅毒、淋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受术者禁刮;4表皮破损处和疮疡、痈疽、癌变的局部以及烧伤、烫伤等开放性外伤禁刮;5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者慎刮;6妇女月经期慎刮,妊娠期禁刮;7患有严重心、脑、肺、肾、肝疾病受术者、高血压受术者禁刮,或其他严重疾病经不起刮痧的或诊断不明的较严重疾病受术者禁刮;8需外科手术的人慎刮;9糖尿病受术者,下肢静脉曲张,局部及下肢水肿者慎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