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商议了一个“里应外合”的办法,决定用当年吐蕃人的老法子夺取维州。
宁赛等人所用的具体办法,外人不得而知,一些相关记载,也在之后便付诸一炬,不过猜想无外威逼利诱收买贿赂等等手段,而宁赛给朝廷的公文是这样记录的:“臣最初到西川担任节度使时,对外宣扬国家的威严,对内则加强边防守备。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熟知我的政令和信誉后,感慕天朝威仪,举城前来归降。”
事情的真相,肯定不会如此简单,但事实与否不是重点,关键是“悉怛谋”是吐蕃在维州的最高军事将领,他的归降,宣布了维州再一次回到大周的控制下。当维州城易帜后,中外震撼,先不说吐蕃统治阶层如何暴怒,就是大周的中央朝廷收到宁赛的捷报后,好多大臣还有些不敢相信,甚至认为是宁大胆又在搞什么花样。
朝廷会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召开,几百名中央大臣讨论了一天两夜,吵吵嚷嚷,没有结论;最后,只能召开“政事堂会议”,由几名宰相和顾命大臣“投票决定”事情该如何处理,该怎么进行下去。
太后党的魁首,“兵部尚书”王博现已加为“副宰相”,名为“参知政事”,他是强硬的“和平派”、“妥协派”,力主惩治擅作主张的宁赛,交出降将,并取得吐蕃方面的谅解,以维护来之不易的“长庆和约”的有效性。
对于王博的建议,第二顾命大臣,“尚书左仆射”高爽大表。他和王博既是多年老友,又同为“妥协派”的代表,自然竭力赞成“和为贵”。
还有几名大臣也表示不能违反和约的规定,赞同王、高二人的建议,但是对惩治宁赛持保留意见。这些人多是狡诈油滑之徒,既不想和吐蕃发生意外的纷争,引起自身地位的不稳,也不想得罪武元宗和宁赛。
让人意外的是,一向以强硬态度著称的首席宰相,“执政事笔”窦刚,却也选择了保持沉默,不置可否,这是弃权的表示。
独木难撑的武元宗悲哀地发现,在此国家大义面前,往日那些义气慷慨的诸位同僚,却是成了一群瞻前顾后的愚蠢妇人,他怒气冲冲地斥责众人都是贪庸懦弱之人。但是他的怒骂,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政事堂会议的结论是:责令宁赛遣送投降的吐蕃将士,和吐蕃言归和好。
宁赛接到朝廷的命令,几乎要吐血发狂,他立刻上书说:“臣刚刚接受悉怛谋的归降,南诏国就受到极大的震惊和威慑;邛崃山以西的八国,更表示愿意前来归附天朝;吐蕃国的合水、栖鸡等城,在失去维州作为屏障后,也自然会退兵。这样,不仅朝廷可减少八个地方的镇守兵力,而且不必出兵,即可收复一千多里的失地。况且吐蕃在维州归降的前几个月,仍在围攻鲁州,这难道表明他们真有诚意遵守两国签订的长庆盟约!臣在接受悉怛谋归降时,曾经指天发誓,向他当面保证要向朝廷上奏,对他们酬劳赏赐,而现今却要绑了他们送回吐蕃,这岂是天朝上国所行之事?”
在后面,宁赛更半是赌气地说到,如果朝廷没有满意的答复,恕他不能遵从命令行事。
结果,朝廷很快有了回复,却是让“镇静军使”陈洎兼“武定军使”职,而削去了宁赛的职务,让他收收行礼,赶紧回长安来请罪。
而同时,朝廷还给陈洎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公文,要求他立即遵照宰相会议的指令行事。陈洎没有办法,只好把悉怛谋等人捆绑起来,甚于不惜用竹筐抬着死命挣扎反抗的他们,悉数押送归吐蕃。
悉怛谋等人在即将上路时,齐声喊冤,西川的将士官吏也无不对将军陈洎流泪哭泣。陈洎硬着心肠,谁都不见,将自己关在屋中,不吃不喝呆坐了三天三夜,直到押送的士兵回来后,才焦急地出来询问结果。
士兵未开口,眼泪已流了下来,哭诉着说到:当他们押送悉怛谋等人到达指定地点后,遭到吐蕃人的讥笑,说:他既然已经投降你们了,为什么又要送回来!随即,当着大周士兵们的面,把悉怛谋等人全部杀害,手段极为残忍。就连婴儿也不放过,他们先把婴儿扔向空中,然后用枪尖在下面承接,目的除了侮辱周兵外,便是吓唬那些已经对吐蕃离心离德的各族部落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