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色、香、味、形异采纷呈的清宫名菜中,许多都是附典于肴、寓情于菜的典故名菜,它们更为直接地体现了御膳的文化特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实际。
煮白肉 清朝旧俗,皇室王府每年的祭神,祭祖典礼,总要以白煮全猪作为祭品,祭罢则上下同吃“祭余”。于是,吃白煮肉,便由祭祀而成为满族的一种食俗。据《梵天庐丛录》记载:“清代新年朝贺,每赐廷臣吃肉。其肉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此俗。”
传说皇帝赏赐的“白肉”,皆放于大红朱漆肉槽中,吃者席地而坐,用随身带的解牛刀,自片自食,以示不忘祖宗遗风。王府祭祀,常常将剩余的肉分赏下人,更夫们也常可一饱口福。
后来,曾在府内煮白肉的厨子,与定王府更夫一起,在更房旁边临街处压了几间小房,弄来府内煮肉的大锅,小白肉馆就此开张。取“和和顺顺”之意,请人写了“和顺居”字号。由于白煮肉取料地道(皆为青一色的“鞭猪”,即从京东赶来的活猪,猪龄六、七个月,体重百二十斤,膘肥二指上下),现杀现煮(头天宰,当晚煮,次日卖),烹制精细很快名播远近。其制法是,取通脊和软硬五花肉,刮洗干净,锅底铺猪骨,一次加足汤水,先武火烧开,再文火白煮。煮够工夫,取出晾凉,去掉皮骨,按部位加工分售),加上经营上的绝招(每日猪一口,只卖上午,过午不候),于是那口直径四尺、深三尺的煮肉大铁锅,被传说成神奇的大砂锅:只要注入一锅清水,一夜之间就会化成满锅油汪汪的白汤。肉香为锅涂上一层神异色彩,锅的神话又给肉香添上无形的翅膀。很快,人们只知砂锅,不管“和顺”,店主索性也将“和顺居”改叫“砂锅居”了。
荷包里脊“荷包里脊”是清宫中较早的一只传统菜。清代宫中的王公大臣们身上都佩带一种金色绣缎的烟荷包,它小巧玲珑,上面绣有各色图案。当时,御膳房中有一个年老厨师,用猪里脊肉、香菇、玉兰片和蛋皮等原料,制做了一只形似烟荷包袋的菜肴,作为宫廷膳食,很受欢迎,成为宫廷中一道名菜。因形如荷包,故取名为“荷包里脊”。
樱桃肉“稷桃肉”是慈禧太后晚年喜好的一道菜肴,并取代了“响铃”受宠的位置。它的制法是先把上好的猪肉切成棋子般大的小块,加上调味品,和新鲜的稷桃一起装在一个白瓷罐里,加些清水放在文火上慢慢地煨约十个钟头,肉也酥了,樱桃的香味也煮出来了,尤其是汤,更是美极。后来传到民间,做法与用料均有发展演变。目前江浙和上海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只特色菜。
八宝豆腐“八宝豆腐”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宫廷名菜。据说,康熙在位时十分喜欢食用质地软熟,口味鲜美的菜肴。清宫御厨便经常用鸡、鸭、鱼、肉去骨制成菜肴,满足康熙皇帝的需要。有一次,膳房御厨取用优质黄豆制成的嫩豆腐,加鸡肉末、火腿末、香菇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鸡汤烩煮成羹状形的豆腐菜肴。康熙皇帝品尝以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鲜美异常,极为满意。他认为此菜,具有二大特点:一是取用豆腐、香菇、鸡肉等长寿之物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二是豆腐烹调得法,鲜美绝嫩,胜于燕窝。因为它用八种优质原料制成,故赐名为“八宝豆腐”。将它列为自己最心爱的御膳和宫廷宝菜。还请宫中著名文人,将“八宝豆腐”的用料及烹调方法,写成御方。曾多次将它作为金银财宝一样重要的礼物,赐予江苏巡抚宋牧仲等宠臣。
后来,康熙又将“八宝豆腐”之方,赐给尚书徐乾学(号健庵),徐在取方时,给御膳房银一千两。不久,徐将此方又传给门生楼村,楼村又传给自己的后人。乾隆时代时,其法已传到楼的姓王的外甥孟亭太守,故称为王太守“八宝豆腐”。并在北京和江浙地区首先出名。清代著名的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说:“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汤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著。孟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尚书取方时,御膳房费一千两。太守之祖楼村先生为尚书门生,故得之。’”“八宝豆腐”就广泛流传各地。现江浙地区仍保持着这只菜的特色。
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皇室名菜。乾隆皇帝为了给太后钮枯禄氏做六十大寿,在大报恩延寿寺内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当乾隆皇后、宫妃、大臣等为皇太后祝寿之后,再到院中,将关在笼子里一百只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