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0.net,最快更新中医学最新章节!

/>
    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制定了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路线,中医药学事业得到复兴和迅猛发展,在每个省建立中医药高等学校和中医院,培养壮大中医师队伍;编撰出版《中医大辞典》、《中药志》、《实用中医内科学》等大型中医典籍,抢救名老中医经验,出版各类中医药期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应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藏象学说中“肾主骨”理论,发现肾对维生素d3起着活化作用,有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调节骨代谢;活血化瘀的疗效,得到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毒蛇咬伤等疗效显著,等等。这些都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所取得的成果。

    此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热”和“针灸热”,进一步说明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并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可以肯定中医药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上,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的特点,比如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在诊断疾病上采用“四诊合参”,治疗上“治病求本”,预防上强调“治未病”,等等。但总结起来不外乎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及联系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均有不同结构和功能。所以在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或是通过脏腑器官之间相连,或是通过经络系统沟通联络,形成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整体。

    在功能的协调上反映了有机的整体。在人体中的各个组织,虽然有其自己的功能表现特点,但是相互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它们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是完整统一的,也即“五脏一体观”;精、气、血、津液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中医学分析人体的病理状态时注重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内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应的形体、官窍,形体、官窍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内脏,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在诊断上的整体性,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变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治疗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考虑从整体出发,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使之恢复正常。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

    总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在诊断上是察外知内的,在治疗上是着眼全局的。

    (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和统一,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而且还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环境是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主要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适宜的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有促进作用,但自然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范围,便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导致人体发病,所以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整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气候与人体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为春暖、夏热、秋燥、冬寒,因此人体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产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人类适应自然界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季节气候变化作出相应性调节时,即机体与外界环境的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人体就发生疾病。如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和某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剧变更替时发作或加剧。

    (2)昼夜晨昏与人体 人体气血阴阳运动不仅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着昼夜晨昏的变化而发生节律性变化。比如人体的阳气,早上开始生长,中午最盛,下午开始衰落,深夜最弱的节律性波动。在病理上,大多数病情白天较轻,夜间最重的规律。

    (3)地域差异与人体 地理位置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地域气候等也不尽相同。中医学非常重视地域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来说,东南土地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消瘦;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强壮。因此不同地域的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一旦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

    2.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征,人们的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人群特征,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爱好,等等。中医学把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情志活动统称为“七情”,所以人的政治地位高低,婚姻状况的好坏,生活方式等等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体的心理活动,当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内伤七情。所以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诸如现代社会的“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辨证论治

    (一)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称为辨证施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辨证和论治在诊疗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决定了治疗的前提和提供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二)症、证、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在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要很好地理解症、证、病的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辨证论治的本质及其临床意义。

    症:指的是症状和体征的总和。症状是患者在患病时主观感觉到的异常现象,或为异常感觉,或为某些病态改变。如呕吐、头痛、尿频等等;体征是医师通过四诊检查及其他检查方法,客观查得的患者机体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现象。如斑疹、舌苔黄厚、脉细无力等等。症状和体征是疾病表现于外的现象,未能反映疾病内在的本质。

    证:即证候。证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病势以及邪正关系等。证,一般由一组特定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成,反映疾病某一个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揭露疾病的本质,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

    病:即疾病。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正虚邪凑而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失调,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病是某种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由若干证候所组成,不同病理阶段的证候都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症、证、病之间的关系: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症状是患病机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的疾病现象,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证是一种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集合。疾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从反映疾病本质程度而言,症状反映的是个别或部分的本质,证候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本质,而疾病则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本质。其中,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辨证与辨病之间的关系

    根据病和证之间的概念不同,顾名思义,辨病是探求病变全过程的发展规律,辨证是辨别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状态。中医学强调辨证的重要性,也没有忽略辨病。辨病是抓住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是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治疗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临床上通常将感冒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主要证型,只有将感冒的证型辨别清楚了才能采取辛温或是辛凉解表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就会出现同一种疾病有不同的证型,或者不同的疾病很有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候,在临床治疗疾病时,确立其治疗原则就会出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的是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证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也就是说同病可以异证。比如,温病的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就是温病病变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应分别采取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等法治疗。

    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基本相同的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治疗。比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和久痢等,是不同的疾病,但如果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的证用基本不同的方法治疗,也就是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去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思考题

    1.何谓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如何鉴别病、证、症?

    3.简述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确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