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维州事件不仅直接导致太后党的败落,其后也牵连了众多中枢官员,几十名大臣或被贬或削职降罪。主张和议虽是政事堂会议通过,但窦刚身为首席宰辅,无法逃脱领导责任,原宰相制度中,当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从此事件后,终于改为诸位相公轮流执笔,窦派声势大损。
最大的得益者是“侍中”卢士琼,随着大批重要官员的获罪和致仕,窦刚也以丢卒保帅的魄力避免了自己集团的伤筋动骨,一些把持的重要位置不得不让出,卢派党羽趁机占据其位,许多要职被卢士琼集团和落井下石的“李猫”李景俭故旧亲信瓜分。
而“并州刺史”宇文成,为卢士琼同窗好友,极为其士琼赏识,此次也在升迁之列。
“启禀大人,衙外又有梧桐乡数十百姓递交请命书……”王三进来禀告。
丁晋挥挥手,沉着脸道:“让乡亲们回去,就说本官不准,再请愿也无用。”
“这个。。。。”王三支吾道:“大人,这样……恐怕对大人名声不甚好。”
丁晋烦躁地站起身来,在地上走了几步,沉声道:“下去行事吧。”王三无奈,领命退下。王三所说的这件事情,正是和刺史宇文成地升迁有关系。随着帝国中枢这次巨大的政治风暴。连偏远的并州地方,都感受到了隐约的震动,地方官员们自有灵通的消息渠道,卢派渔翁得利、获得大胜后,宇文成地任命公文还没有下来。在整个并州官场上。消息已经满天飞,便有那七窍玲珑之人,率先响应,在下辖县乡,为宇文成开始修建功德碑庙。
这是免不了地官场风气。丁晋也压根没想“与众不同”。更何况这两年中。宇文成对自己确实不错,所以,文裕县修建碑庙。自不能落后于人,免得被人讥为无情寡义之辈。
但问题却出在修建的时间上。因为照估计。朝廷的圣旨最多一到两个月便能下来,既然修建碑庙是做给宇文成看的,当然要提前完工,总不能宇文大人走的时候,却给个半截,所以这就要求工期必须压缩在一月之内。而且各县已不知觉地形成暗中竞争,都想着个完工,好给将要高升地上司一个惊喜。
关键地问题却是现在正是一年中农活最忙碌地秋收时节,官府却要征用大批壮丁去修碑修庙,眼看着成熟的庄稼在田地中无法收割,如果近日来一场大雨,丰收便要变成天灾,“以食为天”的农户们又怎能不急切?文裕县地百姓都知道丁县令是个温和之官,所以便大着胆子来县署递交请愿书,希望官府能宽限几天,允许壮丁们回家收割完庄稼,才修建碑庙,大家并保证,一定会在期限内完成丁大人的任务。
说来,百姓们地请求倒也不算过分,本来,官府劳民伤财,修什么功德碑便是讨好上司却疲惫百姓的一件无聊事,但这件无聊事,在官场上却小视不得,宇文成虽是一个还不错的官员,但却无法逃过一个“名”字。此人最是爱惜名誉,在并州三年为官,也称得上呕心沥血,勤政爱民,所以就更希望能看到自己一番心血的回报,而这份回报,实质化之一便是百姓和下属官员们的缅怀和拥戴。
功德庙,当然便是最好的缅怀和尊敬。
虽然说,就是宽限百姓几日时间,也不是无法按时完成这项并不太大的工程,而耽误农忙时节的危害,更是这些地方官们人人清楚,人人明白,但是一件事情,换一个立场,换一个角度,也许你看到的东西就会很不同。
好多看来简单的事情,局外人以为随手便可解决,但他们却不会复杂看问题,官场上的事尤其如是。就拿这件事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