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酒是人们嗜好性的饮料,每逢喜庆而喝酒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帝王的饮食生活中,酒更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不少皇帝就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甚至于导致亡国的下场。所以,自古以来,酒一方面被人奉为“琼浆玉液”、“消愁药”、“长乐公”,甚至还有“酒为欢伯,除忧为乐”之说(焦延寿《易林》);另一方面又被人咒骂它为“祸根”、“魔鬼”、“毒药”。产生这样截然相反的评语,显而易见,与人们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精神状态及个人嗜好有一定关系。作为一国之君,染上了这种嗜好,成天沉酒于酒中,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历史和实践表明,酒并不可怕,只要科学地饮用酒,不仅可以减少酒祸,相反地会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安定。
中国是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最初是以独具风味的芳香黄酒闻名与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黄酒的基础上酿造出了白酒。酒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名酒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等众多文化因素发展的综合反映。因此,酒不但是中国先民对人类饮食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时,果品采集和粮食有了积余,这些含糖的物质堆积在一起,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以及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发酵成酒。经过长期反复实践,人类学会了人工酿酒。
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酿酒就已有相当规模了。在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具。只有当人们开始用粮食酿造酒,并且酿酒方法稳定以后,再由于酿酒、盛酒和饮酒的需要,人们才开始从事各种酒具的制作。专用酒具的产生,要比酒的出现晚得多。所以,中国酿酒的起源,最迟当在龙山文化时期。
我国古代的史籍中也屡屡提到人工酿酒产生于文明时代开始之前的远古传说时期。如战国时期成书的《世本·作篇》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稍后出现的《战国策·魏策》也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最早发明酿酒术的是大禹时一个叫仪狄的妇女,她把酒献给了大禹。大禹饮后逐渐有了瘾,有一段时间连宫廷大事都懒得去管了。后来,大禹意识到这样下去会误事的,就有意疏远仪狄,再也不饮酒了,但他的后代,夏朝的末代君王——桀,却特别好酒。
古籍中还有一个传说,认为杜康是始作酒者。据说杜康是夏朝第五代国王相的儿子。杜康从小就帮着外公放羊。一天,杜康上山放羊时突遇大雨,他急着要把羊赶回去,匆忙中把盛在竹筒里的秫米饭忘在了一棵树上。等到雨过天晴,他再次来到这个山上放羊时,发现以前遗落在这里的秫米饭已经变得气味芬芳诱人了,他尝了一下竹筒里的饭汁,觉得甜美可口。这一意外的发现,使杜康认识到了米饭发酵的作用。后来,他便有意识地酿制出了能醉人的甜酒。
关于仪狄和杜康造酒的传说是否真实,现已无从考证,但这一说法,在先秦就已十分流行了,后世文献中也一直沿用这种说法。如宋人朱肱在《酒经》中说:“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
殷商时期,我国酿酒水平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由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发展,贵族们用谷物酿酒十分普遍,宫廷中已能用各种粮食酿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