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胜武猜测此时八路军正在黑石头沟伏击曰军的车队,而这个连是怕曰军派轻装部队与黑石头沟的曰军遥相呼应,就先期占领雁门关,为的是负责侧翼的安全。
大家就在关城里休息。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既然在关城里有杨六郎祠堂,杨胜武就顺便祭拜杨六郎,况且,两狼山土匪向来在打仗前有祭拜杨家将的习惯。
在杨六郎祠堂里,正中塑有杨六郎像,两旁塑有孟良、焦赞像,供设杨门郎铁刀1把,城楼上供设大炮2尊。
杨胜武带着两狼山中队的大小头目拜祭了杨六郎。
“六爷,后辈杨胜武,代县鹿蹄涧人,乃杨家第36代孙。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杨胜武唯有发扬杨家祖宗保家卫国的精神,驱除倭寇,还我河山,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请受我后辈杨胜武一拜。”
说完,杨胜武带着大家就在杨六郎塑像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苗长青见祠堂里供奉着一把铁刀,就问杨胜武:“杨兄,这把刀有什么典故?”
“相传,祠中铁刀为我祖六爷于北宋仁宗年间留下,当时六爷为元帅驻守雁门关,正值隆冬大雪封山季节,城中三千兵马衣食粮草紧张。辽军乘机重兵围攻,六爷一面派人突围出去火速搬兵,一面激励将士坚守城池,两军伤亡十分惨重。相峙数天后,辽军依然围攻不懈,宋军援兵还杳无音信,城中粮草眼看就要用完。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六爷实在不知如何对策,正在焦困之时,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但见两个挑水的伙夫让脚下的冰滑倒,半天挣扎不起来。六爷见状立刻心生计策,即令将士挑水上城,一桶桶倒在城墙上,寒冷的天气使水落地成冰,把城墙如兵甲般冰冻起来。辽军再次攻城时,因城墙光滑难攀,从云梯上摔得横尸遍地,六爷便乘势打开城门,手持寒光闪耀的铁刀率部冲锋陷阵,大败围城敌人。那把铁刀遂成为杨六郎兵临绝境,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见证和象征。”
“呵呵,杨六郎不愧为元帅,居然想出如此妙计。”马晓良说。
“是呀,杨六郎不愧是咱老百姓心中的报国忠臣。”沈学亭接着马晓良的话说。
祭拜完杨六郎,马晓良对大家说:“诸位,还有一个人应该祭拜一下。”
“哪个?”马俊富说。
“你是说李牧?”杨胜武知道这关城天险门外东侧有个李牧祠堂,也叫武安君祠、靖边祠和镇边祠,是为纪念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而建的。
“是的,就是李牧。”
“在哪里?”苗长青急忙问道。
“不远,就在关城天险门外东侧。”马晓良说。
“那赶紧去看看。”苗长青听说过李牧。
大家就走出杨六郎祠堂,找到李牧祠堂。就见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1副,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时,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菩萨。正殿左为方丈,右为祖师堂,东西配房为师房。在主殿东边,顺台阶而下有窑屋多孔,名九窑十八洞,石基砖券曾为兵堡。祠内悬挂一副对联: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
“知道这是谁写的对联吗?”马晓良问大家。
“傅山。”吕毅心说道。
马晓良见吕毅心居然知道傅山,就问:“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吕毅心摇摇头。
“傅山是山西阳曲县人,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据说,大学者顾炎武在江南呆不先去了,就到山西来,和傅山一起在代县考察山川地势,企图反清复明。这雁门关地势雄伟,连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