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做工。又知道那不是办法,就回来复读,准备再考。这一次,他审慎地填写了“中山大学”,结果如愿以偿。
大学毕业时,他已经26岁,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分配到广州生物化学研究所。全家只有一间住房,狭窄而简陋,惟一的财富,一台收音机,上海牌的,当时的时髦货,竟然都没地方放。
1963年,意外的事情降临了,而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哥哥1945年跟叔叔去泰国闯荡天下,与他分开18年了,现在突然来信,要他设法由香港转道泰国,去与叔叔争执父亲在泰国留下来的财产。
在1960年,因私出国是件麻烦事。他在香港逗留了三个月,才拿到护照和签证。到了泰国,事情一个星期就搞定了。一个是亲叔叔,一个是亲哥哥,他不知道劝谁,只好说自己一分不要。叔叔知道他很穷,听到这话,大感意外,连声说“好侄子、好侄子”;气得哥哥把他大骂一顿。
他便留下来帮哥哥做事,往返于泰国、香港之间,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领带行业。1966年,妻子带着孩子来到泰国,一家人终于团聚。一家四口,要吃饭,要穿衣,生活就成了问题。他决心帮哥哥更好地打点生意,多多赚钱。
一年后,他不得不离开哥哥。中间有苦衷,有是非,分辨它已无意义。曾宪梓是两手空空离开的,觉得愧对妻儿,不仅不能让他们过好日子,现在连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过不了了。苦闷中,他想:“跟哥哥嫂嫂分开也不见得是坏事。……干脆不要跟任何人打工,自己来做,就做领带,从采购到销售,什么都会,怕什么?只要能糊口,再苦也不怕。”
但他还得去找哥哥,因为他一无所有,又不懂泰国话,几乎难以自己做。“那我给你多少薪水呢?”听了弟弟的要求,哥哥问道。“哥哥,你看着给吧。你看我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哥哥考虑了片刻,说:“我看你还是不要做的好。你跟嫂嫂合不来,你来做,大家都不开心。”曾宪梓无可奈何到了极处,问:“可不可以借我一点钱,家里要吃饭啊。过一段时间还你。”哥哥看了看老婆,狠狠心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我帮不了你。”
满是凄凉。满是无奈。他当掉手表和相机,解决了家里的吃饭问题。再去跟客家人借了一台缝纫机,自己动手做一切,开始了独立的领带生涯。那段日子,他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除了吃饱饭,他什么也不想。
气候湿热,又不懂泰国话,思考再三,他决定回香港去。叔叔几次提出要帮他,他都拒绝了。回到香港后,叔叔汇过来一万港元,说是给他安家用的,不能亏着老婆孩子。这回他收下了,4000元安家,剩下的6000元,他准备用来创业。
那个时期,香港本地领带出自家庭手工作坊,两元一条,地摊货,进不了商场。他了解了市场行情,觉得“养活一家人没有问题”,就开始行动,生产他从泰国带过来的金狮牌领带。
他对生意的要求是根据吃饭来计算的。一家人所有的开支,每天是50元,卖一打领带能赚10元,每天必须卖掉五打、60条领带,才能回家。那些日子,他的生存哲学就是:“卖不完五打领带,誓不回家!”
他晚上和上午在家制作领带,午饭后出门推销。全部是手提肩扛,赶公交车,其中的甘苦,自不必说。半年下来,他卖出了整整1万条领带。那是1968年,他34岁。叔叔给他寄了几次钱,算是解决了资金问题。
尽管如此,一年下来,除了维持生活,手头仍然没有余钱。他不甘心,四处寻找出路。
那时,香港的高档领带是洋货天下,本地产的上不了档次。他想开创:本地化高档领带路子。经过一年努力,他把本地产领带成功地打人高档商场,开始了“金利来”时期,创业结束,进入成长期。本书重在“他们是如何开始的”,发展期就略过不提。
有一件事,有必要阱一讲。他曾背着大包领带去商场推销,正好老板在给顾客介绍产品。他瞅准空挡,把样品递了过去,老板大为恼火,立刻把他轰了出去。事后他才明白,自己是供货商,不能当着顾客的面跟商店谈生意。为此,他专门去找老板道歉。一次,两次,三次,精诚所至,最后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