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我的初中老师正好是《演讲与口才》的粉丝。
我一向很大胆,即便是那个时候,我同样敢于跟老师交流,经常找他们讨教和借书看。
那时我已经在读了初中,我开始向老师借有关锻炼口才的书刊、杂志来看,包括《演讲与口才》。在那些书刊、杂志上我初步了解到有律师这个职业,对律师的使命略知一二。我知道律师很会说,口才很好,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有正义感,能为人打抱不平......
当代中国的律师制度启动于1979年,当年12月9日,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律师工作的通知》,明确宣布恢复律师制度。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那时全国的律师才212人。
到我上初中时,也就是1986年。据统计,当年第一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召开,全国律师人数达到了21546人,3189家律师执业机构的代表汇聚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律师这一职业开始较多的在报刊杂志有所报道,我也才有幸在当年知道了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
《演讲与口才》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如何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和素质,并具体指导人们交谈、演讲、论辩、交际的知识性、实用性刊物,我从一开始看到它,就已经喜欢上它了。所以,初中阶段我看得最多的就是这本刊物《演讲与口才》。
基于律师职业的特性,在这一本杂志上少不了对律师的介绍和专门写律师辩论口才的文章。记得当时我就是在老师处借阅这本杂志最先知道律师这一职业的,也是通过这本书的帮助,后来我爱上了律师职业,并走上律师之路的。
再后来,我初中毕业了。因为种种原因,也因为我自己思想抛锚,成绩很差,考试的分非常低,连最差的普通高中我都没能考上。
在得知我的考分后,我把自己从小的学习、成长经历反反复复的从记忆中搜寻出来,一点点的回忆,一点点的思考,一点点的总结,想想别人家的孩子,再想想那些比我成绩差的同学都考上了好的学校,我心理难受得很。
可以说,初中毕业后我是真正的对我的人生进行了彻底的思考,简直是痛彻心扉的冥思苦想了很久很久,决定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一生,一定要好好的,活出过人样来。
加之,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我的确拜读到很多美文,通过对那些优美作品的阅读,对我启发也很大,收获颇多。
特别是,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我读到的很多励志文章,几乎都是热血沸腾,怎么会甘心就这样在农村里生活一辈子呢?不会的,我绝不会是这样一个甘于寂寞和平凡的人!
虽然,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是我绝不是,至少那个时候绝对不是。
记得当时我看到一句话,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个人才!
就凭大家都一致认为我的口才好,有一副好口才,我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平庸的人。虽然,自己不一定算得上是一个人才,至少还是有点口才。
那个时候,我已经够胆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确实也曾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青年节文艺演出活动。当年,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合作的相声《一加一等于一》演出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初中那几年,我确定已经爱上了演讲与口才,并励志要好好发挥我的演讲才能和口才,让自己活出个人样来。
我知道,我那时已经爱上演讲了,慢慢的开始锻炼、培养我的口才能力。
我知道,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要锻炼自己的口才,必须要开阔视野,让自己多学习,多看外面的世界,多吸收新鲜事务,只要让自己的肚子里有货之后才倒得出来。
于是,阅读是我锻炼的第一步,朗读是我练习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