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概的情况是,主要据守在长春、沈阳和锦州,这三个地方。要说起东北的战略决策,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主力固守沈阳,固守待变。二是南下锦州。而眼下,据我所知,贵军正星夜兼程,南下锦州。在这种局面下,如果固守沈阳,一旦贵军拿下了锦州,则东北的数十万将路可退,陷入灭顶之灾。杜先生清这一点了吗?”
杜自远着地图,点点头,“确实如此。”
张乃仁继续说:“如果主力南下锦州,打通北宁线和沈锦线,则形势好时,可以随时收回东北。形势不利时,则可以随时退回到关内。这样一来,东北固然丢失,但华北地区的国共军力对比,必将发生重大变化。那时,贵军虽然取得东北,却难以撼动华北的。是不是这样?”
杜自远不由面色凝重。他心里很明白,一旦东北的退入关内,又据守住山海关,则可能出现僵持局面。另一方面,华北、西北的解放军则要面对更为强大的敌军。战争将会拖延下去。他说:“张先生,您继续说。”
张乃仁笑着说:“我杜先生,从前一定是个军人,地图并不费力。清这个态势,应该不成问题。”
杜自远笑着向他点点头,没有说话。
张乃仁则面色沉重起来,“这个道理,你我都能得清,相信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也一定得清清楚楚。所以,贵军才会星夜兼程,南下锦州。但这方面,国防部高层开了很长时间的会议,而且,蒋委员长早在今年五月就要求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打通沈锦线,南下锦州,为什么至今没有做出决定,没有采取行动呢?你要知道,蒋委员长一向说一不二,为什么此时却犹豫不决呢?”
“是呀,我也想不明白。”杜自远轻声说。
“原因只有两条。”张乃仁严肃地向杜自远伸出两个手指,“第一,东北是工业基地,也是产粮的基地,谁也不敢轻言放弃东北。东北一丢,蒋委员长也会受到党内攻击。也正是这个原因,这边,从上到下,还都幻想着夺回东北呢。第二,我估计,很多人没有想到。”
“是什么?”
“是因为华北战场的压力不大。贵军在华北的兵力还不足以威胁。这两条,互为前提,又互为因果。”张乃仁微笑注视杜自远,“杜先生,你希望这数十万军队,是固守沈阳好呢,还是南下锦州好?”
“请张先生不要生气,从我的角度说,我当然希望方面固守沈阳为好。我们拿下东北,消灭东北的数十万,再进军华北,战局将会势如破竹。”
张乃仁此时,脸色更为严峻,目光尖锐地盯着杜自远,许久没有说话。
杜自远已出他的心态,也理解他的感觉。他轻声说:“对不起,张先生,我们各自处于对立的阵营,本阵营的兴衰和举动,都牵连着的我们各自的心。但是,我也希望张先生清大势所趋,作出明智的选择。”
张乃仁沉默片刻,轻声说:“若要促使继续留在沈阳,放弃南下战略,贵军要在华北打几个败仗才好。”
杜自远略一考虑,就明白其的深意。他隔着茶几向张乃仁伸出手,握住他的手用力一摇,“张将军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让我十分佩服。我明白张将军的愿望,是希望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实现和平。我们会记住您所做的一切。”
张乃仁悄悄送走杜自远之后,长时间站在前,望着外墨一样的夜空,此时他的脸上,才浮现出落寞和悲哀。他轻声自语:“非我不忠,实乃大势所趋呀!”
客观地说,张乃仁的建议虽是高招,却也有一点一厢情愿,并不是扭转战局的根本策略。根本策略,只能出自于战局双方的主帅。双方主帅谋划全局战略,固然应该深思熟虑。但过之,则为优柔寡断,必将失去战局的主动权。
事后回顾,蒋委员长早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就要求东北“剿总”卫立煌南下锦州,却并未坚决动实施。国防部高层就东北战局持续开会,却直至九月十二日辽沈战役开始,仍未做出固守还是南下的战略决策,则不得不说是国民党一败千里的第一大败招,败在蒋委员长及其高级将领的优柔寡断上。
有关东北的战略决策,把本故事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深深地卷入其。
也是在这个时候,叶公瑾暗与黄枫林秘密策划的一次重大的行动,矛头直指潜伏于国防部的特工“槐树”,已悄悄地启动。他不敢与本处的赵明贵、程云发等人商议,更不敢与左右两个少卿商议。黄枫林已成为他唯一的依靠。
黄枫林则已调入国防部军法处下面的宪兵队,任职副队长。他带到南京的几名手下,也已进入宪兵队。他们的直接目标,一个是左少卿,一个是张雅兰。但核心目标则是寻找“槐树”。
而左少卿和右少卿也没有闲着,各自围绕“东北战略决策”开始了行动。姐妹俩仍然是对手。这种关系一时还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