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本章开始,正式进入第二卷《武夫当国》。首发感谢持。)
铿锵的军乐声中,一艘蒸汽客船缓缓的靠上了码头,船尾飘扬着一面崭新的五『色』旗,这是共和中华临时『政府』制宪委员会确定的国旗,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
现在共和临时『政府』已经成立,列强虽然尚未对这个共和『政府』予以正式的外交承认,但各国在华租界已解除了“中立”状态,到汉口的华洋商船渐渐的增多了,中断已久的中外贸易逐渐升温。
锅炉中残存的那点蒸汽被释放出来,一声长长的汽笛之后,这艘蒸汽客船抛下了船锚,那艘将它推到码头的小拖轮“吭哧吭哧”的退了下去,客船上的水手将手里的缆绳用力扔了出去,被栈桥上的工友接住,牢牢的拴在了码头上。
船上伸出一个两人宽的跳板,搭在了栈桥上,护拦打开了,早已迫不及待聚集在出口的乘客纷纷拥上跳板,好奇的四下打量,听着那铿锵的军乐声,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船上载着什么大人物,竟会在码头上摆下这么大的阵势。[]1908远东狂人139
军乐队身穿灰『色』军装,头戴船形软帽,这种军帽在中国极为罕见,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中华革命共和军的士兵,而立在他们身后的那面铁血军旗,更是印证了他们的身份。两个身穿军官服的军官站在军乐队旁,手举望远镜,在那近在咫尺的船帮上瞄来瞄去。
一个头戴礼帽、身穿洋装的青年人走上跳板,看见码头上的阵势,也是微微一怔,但脚步没停,继续向码头走去,并好整以暇地整了整洋装,手里提着的那个手提包塞得鼓鼓囊囊,似乎是装满了东西。
不等这个年轻人走下跳板,那两个原本站在军乐队旁的军官就走了上来,站在跳板两边,伸出手去,与那青年握手寒暄。
“百里,可算把你等回来了。”一个军官笑着说道,抬起手指了指站在跳板另一边的军官,说道:“这位就是共和军总司令赵振华。”
“总司令好。”
戴礼帽地青年伸出手与总司令握了握手。随后做着自我介绍:“鄙人蒋方震。字百里。号宁。浙江海宁人氏。曾在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学得是步科。”
“幸会。幸会。前些日子听说你在德国考察军事。我还以为你暂时不会回国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前几天蔡松坡到武汉。说你拍电报回来。要回国参加革命。我可是兴奋得很。接风宴早就订下了。就等你下船。咱们就可以打个牙祭了。”赵北笑得合不拢嘴。蒋百里啊。“中国近代军界三杰”之一。能不开心吗?
“松坡。我不是叮嘱过么。我回国地事要保密。”蒋方震对另一个军官抱怨道。
“呵呵。这可不怨我。总司令见了我地面。就直接问你在哪里。我能不说么?对了。农怎么没跟你在一起?我这个湖南老乡别又是中途改主意了吧?”军官笑咪咪地说道。这军官名叫蔡锷。字松坡。湖南宝庆人氏。至于他说地那个“农”则是张孝准。两人是湖南小老乡。而且。他们与蒋方震一样都是日本士官学校地同期同学。因为成绩十分优秀。被誉为“中**事三杰”。
蒋方震、蔡锷、张孝准都是清廷第三批留日士官生。毕业于1904年。回国之后。三人均受到“重用”。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充任军职。蒋方震做了东三省督练公所参议。主持编练新军。张孝准则在东三省总督徐昌幕中效力。不过由于旧军将领对新军地排斥。再加上年纪太轻。使得蒋、张二人最终无法在军中立足。在旧军将领张作霖、吴俊升等人地威『逼』下。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只好出资送两人出国“考察”。蒋、张二人已在德国呆了两年时间。如果不是国内爆发革命地话。两人恐怕也会这么快就回国。
至于蔡锷。处境并不比蒋、张二人好多少。虽然没有被『逼』出国。但到底还是没有掌握军权。而是被旧军将领排挤到了广西。做了陆军小学总办。教书去了。
“戌申革命”一起,广西会党在同盟会的策动下准备发动起义,蔡虽未加入同盟会,但当年他曾在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人举办的长沙时务学堂上过学,而且在日本时也接触过革命思想,因此在内心是向往革命的,本打算策动新军响应起义,与会党武装合作,光复广西,但不料,广西巡抚张鸣歧解除了广西新军的武装,随后又响应两广总督张人骏,宣布广西“中立”,并改组团防局,扩充团练武装,加紧镇压各会党,所以,这广西地会党起义就没发动起来。
蔡锷见广西局势不利革命,于是不辞而别,带着几个陆军小学的学生跑到了上海,投靠他的恩师梁启超去了,并由梁启超介绍,认识了光复会会长陶成章,被委任为“中华光复军参谋长”,派到蕲州辅佐熊成基整顿部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