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七十四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轰动了。没法不轰动。
李思明的新片的热映,震动的不仅是电影界,早已扩展到整个美国的文化界,甚至成了外国人研究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参照物。
尽管票房很大可能不会超过去年的《et外星人》。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远远不是科幻电影所能比拟的。李思明的声誉在好莱坞在美国如日中天,李思明这个名字一时成了美国人最熟悉的一位中国人的名字。
“尽管现在还是十月,但是我们可以预料的是,在1983年本刊的年度人物评选中,我们一定会让阿甘和李思明作为候选人。尽管前者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从阿甘身上我们却看到我们美国人所尊崇的所有的道德和规范的亲合体,阿甘是一个百分之百美国标志性人物。这个虚构的人物有血有肉,以至于我们从他的身上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一样,因为我们同样经历过那三十年的风云变幻。
而后者。我们只能用天才来形容。这位中国导演将格卢姆的原著小说,作了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改造。让小人物的生活秀与政治历史的宏大叙事互动交织,这一独特的视角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以一种充满喜剧和滑稽色彩的梦幻特质。从肯尼迪遇刺、越战、民权运动到水门事件等一系列曾使我们美国人心灵受到重创的事件。被他以娱乐精神至上地轻松自然的叙事手法。重新编排与解构。让观众在笑声中重温了昔日的岁月。悄然卸去心灵的重负。李思明又一次让美国人惊叹。”《时代》周刊十月二十号一期中如此报道。
“中国导演李思明。今年卷土重来。用他的《阿甘正传》向好莱坞表明:上一届奥斯卡他就应该拿奖!至今人们还在谈论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该片现在已经在录像租赁店里连续排行第一。而上一届奥斯卡的那部最佳电影,现在人们已经很少谈起了。《阿甘正传》的热映引发的评论风潮。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头头们。印象应是十分深刻地。如果明年的评选又让李思明失意地话。他们就等着被抨击!”《华人日报》鼓吹起来是不遗余力。
当然也不全是吹捧的报道。有一个报道引起了李思明的注意。
“不看演职人员名单介绍,真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居然是一位中国人。李思明用他的《阿甘正传》再一次让好莱坞惊叹,现在他的才华不再会更到任何置疑。他对美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让美国人惊叹。也许是他的中国身份,让他能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美国和美国人。但令人遗憾的是,总有不同的声音在质问导演:你有什么权力让一个傻子代表美国?他们认为这位来自共产主义中国的导演是别有用心的,非美主义委员会的幽灵又一次在好莱坞出现。这是我们要警惕的。不要让好莱坞历史上的耻辱和灾难再一次出现!”洛杉矶电视台娱乐新闻记者兼主持人约翰·怀尔德。在一个节目中如此说的。
“这部电影完全是大杂烩。看不出什么太深刻地思想的东西。媒体似乎都得了失心疯,跟着发疯。这部电影唯一可取的地方。是叙事的方式很新颖。”有小报在一边倒的媒体赞誉声中,“独树一帜”。赚取读者注意力和好奇心。回头才发现销量居然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从此之后。该报“逢李就倒”。屡试不爽。
娱乐新闻李思明是不看的。赞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怪了。不过,弗兰克尔总是会将精心挑选出来的新闻报道,放到他地办公桌前。说是“分享”一下收获季节的喜悦。
远在亚洲四处“流浪”的渡边三郎,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拜会了一下身在美国的李思明。
“恭喜恭喜!”一见面渡边就双手抱拳道贺,乍一看像是位中国大叔。
“同喜同喜!”李思明不咸不淡地应承着。
“这个……”渡边见李思明端着架子,一时找不出话题。不由自主地挠着头发,果然一年不见。他脑门上的森林正日益变成稀树林。
“渡边先生。远道而来鄙公司。有何指教?”李思明盯着他的脑门看。乐了。
“指教不敢当。咱虽然是聪明绝顶,但在李大教授。哦不。李大导演的面前,咱相互探讨一下还是可以的!”渡边见李思明盯着自己的眼睛上方,并不觉得有什么见不得人。怎么说他也是叔叔级的人物。不过在李思明面前还是得小心为妙,要不让被他骗了还帮他数钱。
“说说看。探讨一下什么。日本战争赔款?那好像不是你我之间能决定地。”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渡边瞪眼道。他的中文绝对比日文好上不止一个档次。他要是做间谍,一准是精英级别的。还是那种扔到中国人堆中,毫不显眼的那一种,大概是东北大米吃得太多的缘故。
“那是什么事能让你这位日本大亨亲自光临?”李思明装傻。曾智在一边瞧着两人打哈哈。十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