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德、彭德怀、傅作义、陈海松在庐山上献俘、授勋、晋衔,接受专访,发表谈话,与各国使节频繁交流,参加各社会团体的祝捷大会,一时鲜花环绕、风光无限。
而日本军队确是一片凄风苦雨、争吵不断。原本就存在的战争规模的争论,局部蚕食还是全面占领的分歧都因板垣征四郎的广岛师团主力覆灭、板垣的战败被俘、蒋介石措辞强硬的讲话、新冒出来的八路军而再度爆发出来。
近卫首相得到总参作战部长石原莞尔的支持,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华北事变,用日军从淞沪、平津以南地区撤军换取对察哈尔、热河、绥远的实际控制,承认平津地区在日本主导下的自治『政府』的合法地位,中**队撤到保定、沧州以南。并赔偿日本『政府』战争损失。
石原这个九一八的功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到处奔走呼吁,宣称日本的国策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为此一定要具备能够排除苏美英压迫的实力。在充实能够对抗苏美英的军备特别是航空兵力的同时,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
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在此期间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苏联屈服后与其建立亲善关系,将英国实力驱逐出东亚,解放东亚各民族。苏联和英国屈服后,领导东亚各国合作使其实力得到飞跃发展,准备和美国的大决战。[]浴火重生西路军48
因此他反对激烈的军事手段去挑起东亚战争,尽力通过亲日势力把周边国家聚拢在日本身边共同对抗英美。
而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得到了杉山元陆军大臣、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的支持,叫嚣要扩大战争,提出必须举国一致全力以赴,用武力击碎支那人的抵抗意志。认为石原所说的中日全面开战将会陷入泥潭的趋势完全是妄谈,皇军的全力一击只需三个月就能占领整个支那。攻击他无识人之明,当初竟推荐板垣出任陆相。
持续的争论间接影响了前线的行动,察哈尔派遣军停止了对雁门关等地的『骚』扰,华北方面军第一第二军也暂缓了对刘峙第二集团军、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的进攻,上海派遣军因兵力不足无法形成侧翼突破陷入僵局。中国战场难得地得到了一段休整的机会。
不愿**专美于前的蒋介石借此机会频繁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包围消灭日本上海派遣军,受到了蒋百里、陈海松的质疑,认为华北局部战场的胜利不足以改变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敌人仍占据着海上、空中优势,陆地优势明显。在近海平原地区与敌决战很难发挥我军人数优势和我国的地理优势,建议继续坚持持久作战、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决策。
朱德、彭德怀、陈海松在授勋、晋衔大会之后向专程赶来的各战区司令长官、参谋长、各集团军司令、参谋长做了中国抗日形势的分析报告、华北地区作战形势的分析报告和日军的战争潜力、可能的作战方向、主要作战特点以及我军的应对之策的报告。
陈海松尤其对地方部队中普遍存在的幻想和平、军备松弛、放弃守土之责、保存实力、军无战心提出批评。对作战中缺乏主动精神、畏惧敌人火力、被动防守、造成严重伤亡的现象感到痛心。指出中国战略空间广阔,回旋余地极大,我军人数众多,可利用的天险要隘无数,完全应该认真组织战役,利用地形分散敌军,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孤立之敌。
他向国民『政府』指出以日本人死不吃亏的秉『性』,平型关的失利不仅不能让他们理智,反而会更加疯狂,接下来各个战场都将面临更加猛烈的进攻。以我军的现有状态很难抵挡,建议继续有序转移包括首都南京在内的后方民众,各部逐次掩护向山区撤退,与敌长期相持。主动发起中小规模反击,消耗敌人作战资源,后方加紧工业化进程,慢慢转变战场态势。
第十八集团军两个上将,一个中将的报告在各级军官中掀起轩然大波,支持的有,反对的有,咒骂的有,怀疑的更多。以尽人力听天命为宗旨的陈海松也没指望这些保守落后、私心作祟的民国大员们能接受他的观点,了了心愿的他以前方军情紧急,部队休整军务繁忙为由,只在庐山呆了三天就匆匆揣着青天白日勋章,挂着中将军衔和朱德、彭德怀、傅作义三位二级上将飞回了太原。
在位于成成中学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利用在太原短暂停留的一天时间,三位高级将领与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