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0.net,最快更新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最新章节!

    1、【埃尔祖鲁姆战役】

    1916年1月10日至2月1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高加索集团军为歼灭土耳其第3集团军并攻占其补给基地、重要交通枢纽埃尔祖鲁姆要塞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马哈茂德―卡米勒巴夏土耳其第3集团军(6.6万多人,火炮122门,机枪77挺)在亚美尼亚高原难以通行的帕兰德肯、萨布里、卡尔加帕扎勒等山脉设防,企图在得到援军后转入进攻并粉碎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土军预定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之后向高加索战线调派腾出的军队来实施这一行动。高加索集团军(10.3万人,火炮338门,飞机10架,载重汽车150辆)指挥部计划在土耳其援军到来之前以向心突击歼灭土耳其集团军。突击群(24个营、14个哥萨克连,68门火炮)向马斯拉哈特、克普吕柯伊方向,高加索第1军向埃尔祖鲁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土耳其斯坦第2军向奥尔特方向,高加索第4军向比特利斯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由于在战役伪装和虚拟情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了进攻的突然性。1月10日,土耳其斯坦第2军首先发起进攻,两天后,突击群和高加索第1军转入进攻。尽管进攻是在寒风凛冽和遍地积雪的零下30度严寒条件下进行的,但是突击群部分兵力仍在1月14日日终前突破土军防御,前出至克普吕柯伊东北的土军后方。突击群的胜利和土耳其军队集团在克普吕柯伊、哈桑卡莱地区面临被合围的威胁,迫使土军指挥部下令撤退。俄军乘胜追击退却土军,于1月20日进抵代韦博因山(埃尔祖鲁姆以东12―13公里),这里是埃尔祖鲁姆工事的外廓(11座堡垒并加强有土筑工事)。为防守埃尔祖鲁姆,土军投入约3万人,265门要塞炮、112门野炮、39挺机枪。俄军为攻打要塞调集了16门汽车牵引的攻坚炮和大量野炮(共180门火炮)。2月12日,高加索集团军在埃尔祖鲁姆以北的接近地攻下了两座堡垒。2月16日,俄军从北、东、南三面实施突击,攻克了要塞。俘土军8000余人,缴获火炮315门。经两周追击,土军被迫从埃尔祖鲁姆西退70―100公里。土军指挥部计划的破产和俄国在高加索战区态势的改善是埃尔祖鲁姆战役的重要结果。英军在苏伊士和美索波达尼亚(伊拉克)的态势也得到改善。土军在此放弃进攻、转入防御。

    点评:此战,土耳其第3集团军损失约6.6万人(其中被俘1.3万人)和几乎全部火炮;俄国高加索集团军损失1.7万人,其中阵亡2300人,被俘、冻伤14700人。埃尔祖鲁姆战役的胜利取决于主要突击方向的正确选择、战役的周密准备、在最重要方向上兵力兵器的广泛机动,以及能在冬季艰难条件下通过高山峻岭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精神。

    2、【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12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队为争夺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各次战斗行动的总称。

    在1916年战局中,德军指挥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则打算对法军战线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全纵深15~18公里,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凡尔登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由法军第3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辖11个师,火炮632门,其中重型火炮244门,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防守。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5集团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17个师,火炮1204门,其中重型火炮683门,迫击炮202门和飞机168架,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攻占凡尔登地域。按计划,突破将在正面狭窄地段(宽15公里)实施。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当面展开了第7、第18、第3军共6个半师,火炮879门(其中重型火炮522门)和追击炮202门,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2倍,炮兵则多3.5倍。炮兵数量如此之多,以致火炮和追击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为了隐蔽主突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以集团军的全部炮兵进行8.5小时的冲击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的法军。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

    德军于2月21日7时15分发起进攻,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天就占领了第一阵地,在尔后的4天(2月22―25日)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向前推进5公里,但未能突破法军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指挥部(霞飞将军)于2月25日令第2集团军(贝当将军,5月1日起尼韦勒将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神圣之路”)调运军队和物资。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从2月27日―3月6日,沿这条公路用汽车(3900辆)运送了19万名士兵和2.5万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个范例。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展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转向默兹河(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3月5日起,德军扩大进攻正面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经过70个昼夜(2―4月),德军总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捎耗战。双方都不断投入新的兵力。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1916年6月份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参见西南方面军的进攻)。7月,盟军在索姆河发起进攻(参见索姆河战役)。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一切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9月2日)。德军作战6个半月,仅楔人防御纵深7―10公里,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29日,法尔肯海恩被免职,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截至12月18日前,法军收复杜奥蒙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前,法军前进到他们原在2月25日所防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在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点评: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凡尔登战役说明,企图在一个狭窄地段上先使用急促攻击,后转入稳步进攻,并采用“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原则去突破坚固的防御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法军指挥部可以从正面未受攻击的地段以及从后方把部队调往受威胁的方向。为了变更作战部署而大量使用汽车,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在凡尔登战役进程中,还广泛地使用了迫击炮、轻机枪、枪榴弹筒以及喷火器。凡尔登战役的特点是,双方投入的部队人数众多,损失惨重;因此,该战役又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德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50今师,损失近60万人。法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69个师,损失35.8万人。这次战役采用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的办法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多数国家在边境地带修建筑垒地域的一个根据。

    3、【纳罗奇湖战役】

    1916年3月18―30日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在德文斯克和纳罗奇湖地域实施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因盟军在凡尔登处境艰难(参见凡尔登战役),俄军应盟军请求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歼灭德第8和第10集团军,并尽可能将西战场更多德军吸引过来。战役企图是向2个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北方面军第5集团军由德文斯克以北地域向波涅韦日突击,西方面军第2集团军由纳罗奇湖以南、以北向希文恰内、维利科米尔突击。另由北方面军第12集团军向包斯克、申别尔格,西方面军第1、第10集团军分别向维济,杜克什特和维尔诺实施辅助突击。战役如能顺利发展,预计把德军赶出俄国国境。北方面军近4个军和西方面军8个军(共约60万人)参加纳罗奇湖战役。当面德军逾6个军(50万人)。3月18日西方面军发起进攻,3月19日,北方面军相继展开进攻,但因炮弹和重型火炮不足,炮火准备未能压制德军防御阵地。俄军不待军队集结完毕,即在雅各布施塔特和包斯克两方向发起进攻,故未奏效。仅在维济和纳罗奇湖两方向某些地段将德军击退2、3公里。俄军第2集团军战果最大,在纳罗奇湖以南楔入德第10集团军防御2―9公里。德军全力以赴,抗击俄军猛烈冲击。俄军进攻是在春季泥泞季节,狭窄地段分散进行的;军队各部逐个投入战斗,预备队未能及时赶到,军队指挥不灵,故战役进展不大。纳罗奇湖战役被迫终止。战役中,俄军损失巨大(仅第2集团军就伤亡78500人)。德第10集团军伤亡3―4万人。点评:纳罗奇湖战役尽管战果甚微,但从战略上却有力策应了盟军在法国的战斗行动。此次战役不仅在东战场牵制德军约50万,而且迫使德军统帅部中断对凡尔登的攻击达2周之久,并将部分预备队(4个师)调东战场。

    4、【特伦蒂诺战役】

    1916年5月15日至6月2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前线特伦蒂诺区奥匈军的进攻战役和意军的反攻。

    奥匈第11和第3集团军(18个师,约40万人,火炮2000门)参加了战役,其目的是歼灭意大利第1集团军(18个师,约25万人,火炮623门)并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5月15日,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奥匈军向意军阵地发起攻击,并多处攻占第一线散兵壕。奥匈军扩大战果,到5月30日前推进了12―20公里,占领了阿尔谢罗和阿夏戈两城,但因要调拢重炮兵便停止进攻。意军统率部向被突破地域增派了援军(整个战役期间共调去93个营,74个山地炮兵连和野战炮兵连,700门火炮)。俄国根据其盟国的要求,不是于6月15日而是于6月4日在加里西亚展开大规模进攻(参见西南方面军的进攻)。这就迫使奥匈军指挥部开始将其军队从意大利调往加里西亚,意军指挥部则得以于6月16日开始反攻。奥匈军企图在个别方向上实施突击以挽回已丧失的主动权,但未能得逞。

    点评:通过特伦蒂诺战役,奥匈军不仅未达到预定目的和未能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而且还被迫放弃了占领的部分地区。双方损失惨重:意军死1.5万人,伤7.6万人,被俘5.6万人和损失火炮294门,奥匈军死1万人,伤4.5万人,被俘2.6万人。意大利政府的更迭是特伦蒂诺战役的政治结果。

    5、【日德兰海战】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于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遭到英国的海上封锁。为打破封锁,1916年5月,德国舰队司令谢尔根据海上战争计划,确定如下企图:战列巡洋舰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进行佯动,诱使英国舰队中的某一支大型编队出海,然后以主力截击,将其消灭。为了避免在英国基地附近与英国的整个舰队遭遇,德国事先在各阵地上层开了22艘潜艇。潜艇的任务是侦察和削弱驶出基地的敌舰,但是德国潜艇未能完成任务。5月30日,英国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国舰队准备出海。因此英国“主力舰队”司令杰利科海军上将及时采取了必要的对策。他的企图是:英国舰队的主力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迎战敌人,并通过总决战将其消灭。

    英国舰队共有151艘,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装甲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6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驱逐舰78艘、布雷舰1艘;德国舰队共有110艘,战列舰22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72艘。英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各舰舷炮齐射的炮弹重量也比德军大1.5倍。英国战列舰的航速比德国战列舰高,但装甲和生命力则不如德国战列舰。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艘、战列舰4艘,由贝蒂指挥)和主力舰队分别从罗赛斯、斯卡帕湾和因弗戈登出航东驶。31日2时许,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艘,由希珀指挥)由亚德湾出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