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四个人操作,用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打造出了两个刀坯。
这两个刀坯就是裴格安采取的就是乌兹钢的炼制方法,也就是大马士革刀的钢材。
这种钢材是用坩埚加温,用四十八小时时间,将炉温加热到差不多一千两百度。
在这个温度下,铁块就会变成海绵状铁,里面充满了气泡。
残渣化作液体流出,但是留下的,就是最精华的铁。
在这个时候,将毛竹的碳粉加入进去,然后封炉继续烧制,不过需要把炉温慢慢回复到八百度左右,这又是一天时间。
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树状碳化铁晶体,这种晶体也称为渗碳体,也就是碳化三铁。
晶体在炉温变化的过程中优化,均匀分布于在满布小孔的海绵体铁体内,事实上是大马士革钢花纹或水纹的主要成份。
渗碳体或者说碳化晶体非常坚硬,抗酸性强,当钢被抛光后会呈现出带白色或银色。
而其他成分对比珠光体,主要是粘结金属组成,经腐蚀成黑色。这样就形成了漂亮的花纹。
看到刀坯,裴家父子就再也没有半点不愿,掌握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对他们这种铁匠世家来说,就是生存下去的保障。
刀坯并不是完整的刀型,还需要在背后加入熟铁,让过于脆的刀身变的韧实。
与此同时,还有最复杂,最艰难的过程,那就是脱碳。
乌兹钢很硬,也很脆,主要就是含碳量太高。
普通高碳钢也只有百分之零点六左右的含碳量,但是乌兹钢一般在百分之一点五以上。
所以大马士革刀虽然锋利,但是绝对不能去砍硬物,一砍就断。
所谓的脱碳,其实就是打铁。
刀坯包钢之后,就开始了一次次反复锻压。
赵德昭第二天上午上完课过来,他们已经完成了两把刀的四十炼。
乌兹钢锻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裴格安的重要性更强。
因为她制作的助溶剂,以及各种矿产的粉末,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
锻压其中一把,另一把就在炉子里烧,裴格安负责加助溶剂。
这把打完,另一把拿出来继续打。
这种律动性的出力,没有超出警戒线,只要习惯了之后,其实并不会觉得累。
最怕的是那种不规律的出力,很短的时间,就会疲惫不堪。
就像在长跑运动员可以在平地跑步四十多公里,可是让他们去山地跑试试看,一脚低一脚高的,几公里他们就废了。
一个下午,赵德昭也加入了进来,两把刀就又完成了四十炼,现在已经达到了八十炼。
仔细观察了一下烧的通红的刀坯,再冷却之后观察,听声音,然后赵德昭感觉已经差不多了。
所谓的百炼刀,其实并不是一定要一百次炼制,而是要达到某个期待的效果。
现在这两把横刀的材质,就已经达到了赵德昭预计的目标。
看到刀身那美妙的花纹,真是让人着迷。
不过,这还没有完全完成,因为还有最重要的开锋,淬火。
淬火如果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废了这两把刀。
这个时候,不要说赵德昭了,就连裴格安也老老实实待在一边,看裴甲这个老师傅忙活。
淬火一共有四个步骤,在最后一次确定了刀身不再微调之后,会进行加温,退火,回火,淬火。
后世有了完整的热处理工艺,可是这个技术,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这个方面,裴格安也只是理论家,没有一点经验。
反倒是赵德昭见识的多,专门让人把淬火的猪油烧开,又冷却到八十度到一百度左右,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这种将油温加热的淬火后世很普及,因为人们已经能掌握细微的差别。
可是这个时代,还只能泛泛地了解。他们最多能说出油冷和水冷的差别,却不知道八十度的油淬火,能更好地保持钢材的长期稳定。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一直到八月初,周臻和裴格安终于利用后世的知识,在这个世界有了一点收获。
两把横刀一长一短,长的大约九十五厘米,刀背厚约一厘米,重约十斤,对赵德昭来说,目前还有点太重了。
短的只有八十厘米左右,相对薄一点,窄一点,与此同时,重量也减下来了近一半,不到六斤重。
实际上,这个重量对赵德昭来说依旧有点重,一般普通的钢刀,最多三四斤重。
像后世奥运会的重剑,也才一斤多。
而这还不是最终重量,因为剑柄还需要装饰,还要制作刀鞘。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