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先生叫我先取山东,然后南下江南以做疑兵,吸引朝廷和种师道大军回援,他们前往江南,辽国必然挺进,而我军趁机用骑兵袭取燕云十六州,截断辽军归路,坐视种师道吃掉辽军,届时宋虽吞了辽国远征军,但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此时辽国没了燕云,损失惨重,还有金国在彼,必然无力南下,我在平灭田虎以取三晋之地,至于陕西,关中一路,我祖武襄公之影响力犹在,届时则可以此引发哗变,然后取关中而自汉中入川,顺流直取荆襄之地,及成划江而治之势。”
狄泉整合了一下刚刚郭锦所说的所有思想,分析出来了他心中策略。
按照他这个战略,最后肯定是准备劝说自己把国都定在关中地区。
“按照先生之所说,若我真能成事,便要建都关中了?”
“若论抗击异族,河北之地距离异族太近,而中原除黄河之外,无险可守,关中虽疲,但川蜀富饶,却为上佳。”
郭锦说道。
“既然如此,我再问先生,若是有人在江南割据成事,可成统一之业否?”
狄泉知道,不久以后方腊就该在江南起义了,目前狄泉的势力还难以到达江南,因之他对于江南地区,也很关心。
作为《水浒传》原着里面最难剿灭的四大寇之南王方腊,他在宋江江南征方腊之前,方腊已经占据八州二十五县,都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等江南繁华发达地区,并对江北重镇扬州虎视眈眈。
地利上,在梁山征方腊的时候,方腊军是守方,本来就占便宜。
梁山泊此前的兵马,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对于江南的气候和地理都不熟悉。
而方腊的兵马都是坐地户,属于以逸待劳。
而江南的气候原因,导致梁山军瘟疫横行,而其自然地理环境也给梁山好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山高林密,便与伏击,乌龙岭一战可谓是让梁山好汉吃尽了苦头,哪怕是曾经打败高太尉的水军都败在了方腊手里。
方腊领地大概是今天苏南、浙北一带,和后世的行政版图相比,大概是一省之地,兵力大约是四十二万左右。
在信仰上,方腊还有一个摩尼教教主的身份,在那个年代相当于是邪教教主性质了,组织严密不说,还有很强大的思想煽动性,对老百姓的煽动性很强。
但如果看战绩的话,梁山军是完全碾压方腊打的,尽管也是损失惨重。
毕竟,征方腊的时候,方腊的四十几万大军,打不过梁山的六万余人。
梁山征讨方腊死亡了七十位头领。
但是方腊损失更惨重,阵亡至少大大小小九十七员大将官员。
方腊势必会成为狄泉路上的绊脚石,虽然狄泉知道原着里面宋江在付出了梁山十分之七兄弟性命之后剿灭了方腊,但是此刻因为他来到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他不知道这次方腊的实力有否变化。
毕竟,“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虽然是南宋时期的谚语,其实早在唐朝,江南地区就已经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了。
方腊占据此地,还是变数不小。
“依在下来看,虽能偏安,却终究是要落败。”
“想当年,唐时安史之乱后,唐朝半壁江山沦丧,而昔日唐朝是从何处起兵呢?是灵,从此处起兵,最终恢复中原之地,多少页亏得了江南富裕,不缺军费钱粮。”
“鱼米之乡,自然是好地方,粮饷充足,可此地自古就是舞榭歌台,雕梁画栋,美人如玉之所在,民风并不善战,而其地也缺战马,更难成事。”
郭锦摇了摇头,显然对江南方面并不看好。
“那如果这里的割据之人,以某种宗教组织教徒来战斗,会如何?”
狄泉自然知道江南出才子,民不愿战,但是方腊除了是起义军,还是东南摩尼教的领袖,堪称邪教头子,其洗脑法力无边,被蛊惑的教众会有多可怕,狄泉完全可以想象。
“难,江南民众早已乐享安逸,若是兵祸连结,本就民心不悦,更兼此前有花石纲暴政之事,民众困苦,宗教虽能一时蛊惑人心,终不长久。”
郭锦也了解过历史上一些邪教起义的事情,大多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有一些都难以自圆其说,终不成事。
“好,先生,可我心中并不想关中建都,若是在河北建都如何?”
狄泉说道。
郭锦眉头一皱,他不明白狄泉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因为河北是现在的汉人王朝距离异族版图最近的区域,把王朝首都建立在这里,如果辽国还存在,那威胁性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狄寨主为何要在河北建都?”
郭锦也很诧异,想知道原因。
“为了远击敌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狄泉说道。
“狄寨主好气魄!只是此举大为不妥!”
对狄泉的这句话,郭锦赞赏其气魄,但是不赞赏其战略眼光。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天子是国家的主人,而把国都建立在敌国攻击范围之下,如果一旦失守,江山倾覆。”
无论你天子守不守国门,君王死不死社稷,一旦你自己挡不住异族,王朝直接完蛋。
狄泉想的是仿照明成祖朱棣来建都北京,方便对抗敌人。
明朝建立之后不久,明成祖朱棣就迁往北京,但经济重心并未发生迁移,始终始终停留在江浙一带。
这就让定都北京的弊端便显露了出来。
因为河北养不起首都,这里是军事重镇,却不是经济中心,也不安稳太平,而且这地方的出产也是养不起一个首都。
国都不稳,江山摇摇欲坠,这不是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