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还要和我们计较吗?”
……
夜已深。
朱由检坐在案前,看着手里的一份奏章,眉头紧皱,心中却在衡量奏章上的事情。
总督仓场户部尚书苏茂相奏报。
军营需要发放三百余万石,而今京、通二仓米止百二十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三石,目前犹以旧积支吾,后将何继?
锦衣卫于万历间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人,可到了今天,已经达到了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多支米二十七万有余。
文思院匠官册七百五十三人,今增补,见在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多支米三万余石。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奏章,只感觉无比头痛,他忽然发现,想要治理国家,可不只是需要枪和炮。
就像这份奏章上的内容,人员亢盛,支出每天都在增加,如果不想办法应对,恐怕早晚会有撑不住的那一天。
锦衣卫到现在为止,在人员方面已经增加了一倍还多。
文思院的匠官,从七百五十三人,现在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已经是多了几倍的人员。
朱由检很想将这些多余的人员裁撤掉,来减轻户部的压力。
可是,如果将他们撤掉,也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否则如此多的人员,必然会引起动乱。
就好像驿站,这个大明朝最典型的案例,没有妥善的安置,便出现了一个李自成。
如果大家都没有饭吃,那就不只是一个李自成,而是千千万万个李自成会出现。
安置!
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作起来,又该如何安置?
让他们直接回家,这肯定不行,但如果成立一个新的部门,还是会增加户部的压力。
而这只是两个部门,朱由检相信整个大明朝着,有无数个这样的部门,而这些多余的人员,又该如何安置?
而需要安置的人绝不只是这些人,还有那些贫苦百姓,或者说是即将成为难民的人,他们又如何安置?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放下这份奏章,又拿起另外一份。
王在晋已经赶往太仓,已经买下当地一座旧的船厂,共花费八万两银子,其中含各式木料,未成型的骨架,还有工匠 76人。
朱由检看到这份奏章,心情这才稍微好一些。
只靠王在晋一个人,这肯定管不住崔呈秀这些人,所以一定要派一员武将前往。
一想到要派人去,朱由检头再次痛了起来。
手下能信得过的人,真是太少了!
朱由检转过头看着在身后的王承恩,想了想,缓缓说道,“王承恩,朕准备让你去船厂,配合王在晋,一定要管好崔呈秀那些人。”
说到这里,朱由检语气顿了顿,“一定要看住他们千万不能偷工减料,另外告诉他们,这些船造好以后,他们也要上传,如果船的质量不行,倒霉的恐怕就是他们自己。”
王承恩急忙拱手,“奴婢知道了,一定不让他们蒙骗皇上。”
船厂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有失,所以,朱由检才派出最信任的王承恩来主导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