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仇舞干戚。真个是:石飞如蝗,陨落如雨;石飞如蝗,教头个个渴求遮天盾;陨落如雨,军士人人幻想金翅膀。
陈廉及栈道上的所有将士,在乱石中,纷纷贴身于山岩之下躲避,乱石落下,幸无大碍,李俊却因跃身空中,躲闪不及,终被一连串的巨石击中……可惜一个年轻的禁军知寨,还未到任,就这样丧生涧底。众军士都嚎啕大哭。那陈廉更是痛不欲生,几次要跳下栈道,被几个教头抱住。陈廉冷静下来,立即令军士用绳索攀援而下,将李俊的遗体拉了上来。李俊已是血肉模糊……被流着眼泪的军士们用白布裹了起来。一行人马抬着李俊一边哭泣,一边行进。
陈廉带领众军士走出栈道,一直来到灵石县一处叫“英武谷”的地方,才将李俊埋葬。这时已是傍晚酉时三刻,天阴暗下来,下起了细雨,陈廉和众军士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冷。峻岭朦胧水雾里,松柏葱茏烟云中。前面不远就是三环口,快进温阳县的地界了。陈廉他们计划先驻扎在温阳县西曲镇,休整一天后,再进温阳县城。
有《七律》为证:
蒙蒙细雨沉沉路,瑟瑟秋风泣泣声。
上任不曾临古寨,舍身顷刻到丰城。
将军人品昭白日,壮士情怀化彩虹。
奠酒当歌伯子(注1)曲,祭文应赋锯陀(注2)功。
再说八月初八日上午辰时三刻,那钦差大人包拯带大宋朝皇上圣旨,尚方宝剑,在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五百皇家卫士以及龙旗牌棍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出了东京汴梁城,一路马不停蹄,来到风陵渡。包大人因为要赶近两千里路程,不得不弃轿骑马而来。包大人在马上看那渡口,真是:“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那里,走入秦晋的。人们传说这渡口的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得来。据说在远古时候,轩辕黄帝率部落大军曾和强大的蚩尤部落军队大战于琢鹿之野。一日,蚩尤放出漫天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们顿时东西不辨,南北不分,顿时迷失了方向,一连三天根本无法作战。正在这万分危急之时,黄帝的丞相风后匆匆赶来,他向黄帝献上他刚刚制作成功的指南车,说这车可以给大军指明方向。黄帝大喜,亲自登上指南车,按照指南车指明的方向率大军向蚩尤军杀去。一场场的旷古厮杀在大雾弥漫的原野上和山谷中展开,战斗之激烈,就是连《九歌》之《国殇》中“……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所描写的场面也难以企及。经过多次惨烈的战斗,黄帝大军终于战胜了蚩尤部,杀死了蚩尤。可是,风后却也在这场战争中被蚩尤部杀死。风后死后,就被黄帝部落的人埋葬在黄河北岸的赵村东南。后人为了纪念风后辅佐黄帝的功劳,多次为他修复陵墓,将那里的地名也改名为“风后陵”。风后陵,高六尺余,周围约九丈。唐代圣历元年在那里置一城关,驻军守关,所以又有称风陵关者。实际上,那里的官名叫风陵津,南下的黄河之水从那里转向朝着东方流去。津即渡口,所以被后世人俗称为风陵渡。
包大人一行人马,来到渡口,早有风陵关守军安排好渡船。包大人让众卫士和所有马匹先渡过去,他才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登上一只大渡船。艄公喊起号子,将船向对岸划去。谁知,船到河心,刚才还风平浪静的黄河,骤然间起了波涛,一个浪头陡起丈余,以钱塘巨潮之势向渡船打来。这时,包大人和张龙正站在船头观赏黄河风景。张龙见有大浪袭来,立即转身想拉回包大人。谁知,大浪已劈头盖脑打了下来,情急之中,张龙将包大人猛推一把,包大人向后倒退了几步,早被在楼舱下站着的王朝、马汉扶住。这时,大浪已打在船头上。猛然间,那船尾一翘,船头一低,立身未稳的张龙随即落入黄河。接着,又是几个大浪涌起,渡船在大浪中一下跌入谷底,一下又升上峰顶。船上众人都难以站立,可那赵虎却一着站在船边注目寻找张龙,只见他一跃,飞鱼般跳入大浪之中。
原来,那张龙是旱龙一条,根本不识水性。他在黄河里挣扎,被黄河大浪卷起又抛下,抛下又卷起,一直向东去了。那赵虎见状,便一跃跳入黄河,向东急速游去。这是顺流追救落水者,在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的黄河里如果没有高超的水性,恐怕永远也追不上了。可这赵虎虽没背生双翅,却是一只能下得激流,斗得骇浪的猛虎。只见他双脚踏巨浪,飞快地从大浪里蹿出,箭一般向前飞去。嗖嗖嗖,就这样在震耳欲聋的惊涛骇浪中,赵虎几蹿,几飞,早拉住了张龙,向南岸返去。
有《卜算子》为证:
八月下河东,古渡何狂喜?看见钦差仪仗来,大浪滔天起。怪水卷张龙,赵虎追洪里。拉住兄长用神力,蹿上河阴地。
这时,黄河浪头已小得多了。赵虎将张龙架上岸去,让他吐出几口黄河水,张龙清醒过来。一阵马蹄声响,十几名风陵关守军骑马沿岸追来,见二人无事,便扶二人上马返回渡口。包大人他们已安然脱险,渡过黄河,都在对岸着急的眺望。那王朝、马汉也带几十名卫士从北岸下去搜救二人,刚刚返回。
休息片刻,赵虎见河面平静下来,才和张龙重登渡船向北岸去了。
这才是:
过了黄河登古道,白云缥渺是河东,
山高路险行人少,虎豹豺狼草木中。
(注1):伯子,指“摔琴谢知音”的俞伯牙。(注2):锯陀,指《贤愚经》卷三,所记载的舍身救人的金毛兽。锯陀为了救人,自愿被剥皮饲蚁……锯陀即释迦摩尼佛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