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可谓家喻户晓。。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赵受益之所以这么在乎范仲淹,是打算把他当成自己头号心腹。范仲淹不仅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是从底层社会爬上来的人,还难得的从始至终保持了愤青的本性,要知道在后世愤青可不多见了。
历史上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也正是自己多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后来他终于说服了宋仁宗,获得了他的支持下,才当上参知政事,开始主持改革事宜,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刚开始的时候,新政的效果还行,宋朝也由此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最后还是被保守派给搞垮了,自己也郁郁而终。
在这段新政的时间内,范仲淹最为重要的举措就是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在他还没中进士的时候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有时还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这些人后来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
范仲淹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这个提议看似简单,在还是儒学为正统的宋朝,他就有些跟全民作对的节奏了,不被搞死都没天理了。不过还真被他搞成了,此后考试内容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学校教育减少了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章句记诵及词赋学问,能力可真不是盖的。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各个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北宋的强盛和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就这么一个牛人,赵受益是打死都不能放跑的,不然就该找块豆腐撞死了,太丢广大穿越众人的脸了。范仲淹注定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能勉强跟上赵受益节奏的人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范仲淹的能力还没那么强,经历也也还不够丰富,不管怎么说,他是最具有潜质的。在历史他考自己都能有那么大成就,赵受益相信在自己引导下,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范爱卿,本太子就跟您明说了。今天招您来,是因为本太子发觉爱卿的才能人品很出众,甚合我意。本太子欲推举爱卿就任我大宋皇家学院学监一职,不知爱卿意下如何?”赵受益瞪着自己代表性的大眼睛看着范仲淹表达自己诚意。
此时快三十的范仲淹听到这可激动了,想想自己也就一个从八品小官,怎么就被太子给注意到了,还要大力提拔自己,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行者,显然对于新出现的大宋皇家学院有过了解。
范仲淹开始还以为这是皇太子闲的蛋疼,没事瞎折腾,还在哀叹大宋要出混居了。没想到他对发布的公告详细的看了一下,看到赵受益因为霍奇升写的《农事杂谈》居然奖励了千两白银,还留任学院做老师,并且布告天下,这是典型的千金买骨。
于是范仲淹又找人专门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赵受益的轶事。这一看又吓到,没想到这么个小屁孩,生下来没几年搞出这么多事,都还挺创意的,甚对自己胃口,要不是自己有官在身也会抛去学院凑热闹了。
看到赵受益这么诚心邀请自己,范仲淹感动的说道:“微臣感谢太子殿下厚爱,但微臣觉得自己的资历似乎不够吧?微臣担心影响殿下计划。”
“这个爱卿不用担心,您的能力本太子是充分相信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就不用操心了,本太子来解决。”赵受益安慰道:“以后学院就交给爱卿了,另外现在学院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大部分是本太子教出来的新学弟子,主要负责教授新学。所以啊,还得借重爱卿的威望,多找些您觉得学识、能力、人品过得去的都招来,本太子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拜托爱卿了!”赵受益说完给范仲淹大大的鞠了一躬。
“殿下重托,微臣愧领了,臣必不负殿下!”正值壮年的范仲淹慷慨激昂的向赵受益表达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