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价值连城。
夜色浓蕴如墨,月朗星稀且风轻云淡,这样的夜晚虽然不似银河璀璨,群星争辉那样的夜晚般华丽,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韵,宁静而寂然,平淡却悠远。
莉娜·莫尔·巴特风尘仆仆地沿着洒满月华的道路,悄然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在侍女的服侍下,褪掉修士长袍和衬衫,在早已加入热水的浴池当中好好的沐浴一番后,换上了另外一件干净,朴素,没有任何装饰的灰色长袍。
穿过点着烛火的长廊,她走进一间陈设简单的小房间内,房间不大,陈设也极为简单,由白色组成的空间中,只有一张矮桌子,桌子上放置着一个基座,基座上是一个木制十字架。在桌子后的墙上,是用彩色玻璃组成的七彩十字,与木制十字架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矮桌子前,还放着一个软垫。
待身后的门被侍女关上后,莉娜屈膝跪在了软垫上,垂着头,双手紧握,阖上美丽的双眸,口中默默地对着木制十字架念诵祷文。
“主啊,请宽恕我的罪孽,我辜负了身上肩负的使命,玷污了我的荣耀,竟让万恶的渎神者从手中逃脱。我向伟大的主起誓……渎神者不会再有第二次活命的机会,我将让渎神者跪在圣十字前,低头忏悔其所犯下的所有罪行。我将让渎神者在主的圣言中,为其罪恶的一生付出代价。我将让渎神者在主的荣光之中,坠入地狱,让它在永世的烈焰当中悔恨。”
自从回到圣·托提涅夫大教堂之后,这位内厄姆的女武神,圣庭的神之骑士,每天都会在早中晚的祈祷当中向着十字架忏悔,并不断重复自己的誓言。
那一日放弃继续追捕李凌峰,实际上是许多原因促成的。作为一名早已经将全身心都奉献给了主的圣庭骑士,她不会因为一封情书就饶过罪无可赦的渎神者。当时之所以放弃,更多是对自己身体的顾虑,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恢复如常,但她不知道那名万恶的渎神者是否在她的体内埋伏下了一时难以察觉的隐患。
这名渎神者既然能够封印住一名白银阶强者的斗气数日,那么在她体内留下些许隐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除此之外,也是因为清楚自己失踪多日,圣庭那边必然会引起震动,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动静,这种情况下,她必须回去。
先不说能不能追上渎神者,要花多久追上。追上之后,又有可能因为那也许存在的隐患而再次被渎神者抓住,而且之后也证实了她对于圣庭的猜想。
虽然对于将这名该死的、卑鄙的、下流的、无耻的、龌蹉的渎神者送上火刑台,有着无比强烈的渴望,但她并没有被连日来遭受的屈辱而产生的怒火冲昏头脑,非常理智的分析了诸多可能的因素,最后才选择了放弃追捕。
但也正因为如此,莉娜对于渎神者的愤恨也越加强烈,无奈放弃抓捕的屈辱感以及连日来被羞辱的记忆交织在一块,让她恨不得将渎神者千刀万剐,用渎神者的鲜血洗刷自己被玷污的荣耀。
“主与吾同在。”
随着这一句话,晚祷结束了。莉娜站起身离开祷告室,从另外一条走廊来到餐厅。刚坐下,侍女就把晚餐给端了上来。晚饭非常朴素,白面包和蔬菜,再加上一块熏肉,一旁的杯子里则是白开水。
“巴特大人,这是下午送来的《艺术之光》。”等晚餐送上来后,侍女又拿着一份全新的报纸放在一旁。
莉娜点点头,边拿起白面包合着熏肉吃,边打开艺术之光。艺术之光是四开大报纸,而且非常厚,有四十来页,如果是在地球上,完全可以将其看做是周刊杂志。别看艺术之光又大,页数又多,但可能是为了推广,所以价钱上非常便宜,即使是普通的市民阶层也能够负担得起购买一周一份的艺术之光的花费。
从版面的安排就能够看出泰伦斯非常看重《福尔摩斯》这个系列,直接安排在了第一版上。书名也用特大号字体印出,非常的醒目。而且除了文字以外,还专门配了几张画,穿插在文字里。分别是穿着那套经典侦探服的摩尔摩斯和杵着拐杖的华生的画像。
莉娜没有看小说,而是直接看起印着右侧的泰伦斯对福尔摩斯系列的点评。她感兴趣的并不是小说本身,而是关于“李氏演绎法”的介绍。今天早上听了格里姆克并不全面的说明后,莉娜就对这套演绎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单纯看“李氏演绎法”的话,实际上并没有脱离古老的“逻辑学三段式理论”,亦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或者将“李氏演绎法”称之为“李氏逻辑学”也是可以的。这套“演绎法”之所以引起她的兴趣,却是因为“李氏演绎法”并不仅仅止步于“三段式理论”,而是在其基础上延伸和发展。
比如“李氏演绎法”就分成了四种类别:公理演绎法,解说演绎法,定律演绎法,理论演绎法,同时又延伸阐述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实际上,李氏演绎法所说的内容,在其他人看来都非常的熟悉……在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使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但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对于演绎法的归纳却依旧止步于古老的“三段式理论”,所有人都觉得“三段式理论”已然足够。但当“李氏演绎法”推出,立刻就产生了仿佛一下子将禁锢着大脑思维的枷锁彻底击碎的效果。
“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理论,将改变许多人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莉娜在详细的看完泰伦斯所阐述的“李氏演绎法”所产生的看法,虽然这篇点评在这方面只不过是点到即止,但她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隐含在这寥寥几百字的说明之下那足以改变世界的内涵。也因为“李氏演绎法”莉娜对用整个版面来刊载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产生了些许兴趣。
于是莉娜将投在泰伦斯的那篇点评上的目光移到了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第一篇《血字的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