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0542刘氏三兄弟0542刘氏三兄弟→:
由于会州守将米擒遇兴献城投降,杨志拿下会州的速度实在太快,完全打乱了西夏君臣的谈判节奏。
西夏只能从静塞军司、嘉宁军司、祥佑军司、神勇军司调兵,把兵力空虚的西寿军司给兜住。
而且,这些军司的部队还不能全部抽走,须得留下足够士兵防守寨堡。问题是西夏去年趁虚而入,扩张了一大片地盘,遍地寨堡需要摊出大量兵力。
西夏选择放弃一些寨堡,收缩兵力巩固防线,且掳走弃守地区的人口。
这就给了刘延庆、折可求、刘正彦、苗傅等人机会,他们虽然没有足够军队和粮草扩张,但收复各自辖区的失地却可以试试。
癞蛤蟆趴脚上,不咬人他恶心人啊!
西夏就被这些兵头子恶心坏了,甚至连环州城都被迫放弃,一路撤退到白马川和归德川交汇的洪德寨。
不这么做不行,因为苗傅、刘正彦在进逼环州城的同时,又分兵去攻打东边的安塞寨、惠丁堡。
那里运送军粮比较麻烦,西夏没留太多兵防守,迟早会被苗刘二人攻克。然后就能翻山越岭西进,攻打环州城后方的乌伦堡、肃远寨,彻底切断环州城守军的退路和粮道。
刘正彦这个朝廷任命的环州知州,终于拿回了自己的州城,不用整天窝在寨子里练兵。
而且,由于环州城的西夏守军,撤退得比较仓促,他们掳走的百姓不多,刘正彦好歹还有些人口可用。
在王渊写信提醒之下,苗傅、刘正彦随即上疏朝廷,请求辞去各自的太守职务,希望朝廷能够派遣流官来治理。
“这苗刘二人,倒是识时务,”朱国祥问道,“我手里没有合适人选,你觉得该派谁去做环庆知府?”
朱铭笑着说:“刘子羽。”
朱国祥立即有了印象:“就是李宝、王渊、方孟卿举荐的那个淮安知府的儿子?他在历史上很有名吗?”
朱铭解释说:“《宋史》有专门列传的人,称得上文武全才。先说文的,此人号称十岁就通经史。朱熹丧父之后,一直跟着刘子羽生活。他既是朱熹的老师,又相当于朱熹的养父,对朱熹的思想影响极大。”
“再说武的,刘子羽十一岁就随父混迹军营,传闻其每天练习射箭三百支。而且通晓兵法,在征方腊时立过功。但真正声名鹊起,却是在靖康之耻以后。”
朱国祥明白了:“这人也是南宋名将?”
朱铭摇头道:“不是名将,而是名帅。他爹刘韐死于靖康,他自己被张浚举荐,到秦州总领五路兵马。此人练兵很有一套,短时间内就练成强军,收复延安、晋宁、麟府、鄜州、坊州等失地。他因功升迁为赵构近臣,后来前线大溃败,刘子羽再次临危受命,迅速聚拢散兵游勇十余万,吴玠、关师古等人都归他节制。没有刘子羽的全盘筹划,就没有吴玠的和尚原大捷,估计南宋的川陕防线当时就崩了。”
“这人有点像救火队员,几年后又去救火。最危险的时候,他身为一方帅臣,竟自领三百兵守山寨,顶在金兵进攻的最前线。可惜啊,立功却遭奸臣诬陷而贬谪,此后做了十多年地方官。最后做地方官做到了前线,面对金兵南下坚壁清野,组织数十万百姓撤得井井有条。却因拔掉金人议和时的侮辱性旗帜,被弹劾破坏议和大事,四十五岁就遭罢官而归隐。”
朱国祥惊讶道:“做了那么多事情,居然才四十五岁,这人现在不是更年轻?”
“他今年应该是三十岁左右,”朱铭心头默算了一下,“此人在史书里出场不多,但每次接手的都是烂摊子,而且总能挽大厦之将倾。偏偏他的仕途生涯,大部分时候在做地方文官,跟军事其实是完全不沾边的。人物属性至少在s级以上,但能不能评上双s、三s,这得让他做更多的事情,毕竟他做帅臣的时间太短了。”
朱国祥自动无视什么s属性,说道:“那就让他去接手环庆府。“
按照正常轨迹,刘韐、刘子羽父子俩,今年冬天该调去守真定才对,坚守好几个月令金人无功而返。
他们之前在浙东做官,刘韐被赵桓提拔入京,一家人刚走到淮南,就遇到李宝率兵攻略两淮。此后李宝带兵到开封,方孟卿领一群新兵继续攻城略地,随后又是兵匪难辨搞得乌烟瘴气。
在方孟卿的劝说下,父子俩帮忙接管涟水。
他们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剿抚并用肃清匪患,甚至还有能力去帮隔壁的楚州剿匪。
王渊带着一千重甲侍卫,前往两淮清理整编新军,刘韐、刘子羽父子也出力颇多,因此受到李宝、王渊、方孟卿的联名举荐。
刘韐被任命为改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