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打开铁盒之后,发现里面并非我所想是关于父亲的一些私人物件,而是挤满了泛黄的文件档案,最上面用繁体字写着“绝密”,这多多少少让我有些惊讶,但好奇之下继续查看了下去。
那些纸张幸好是在密闭的情况之下,否则早就烂得不成人形了,看到其泛黄的程度,在看全部都是繁体字,我大概能猜到这些档案的年龄恐怕都是新中国时代的产物了,怎么里面会是档案?
档案袋上没有日期,也没有署名单位,就只有绝密二字,那字体也怀揣了历史的沉重,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没怎么犹豫,我撕开了档案袋,一本工作日志先进入了我的眼帘。
“xxxx年x月xx日,天气雪,春寒的劲儿足,我们来到了河南省薄山,今天乃是一场返季雪,那些明明已经变绿的植被让这场雪弄的狼狈不堪,我们都很兴奋,水利二师的兄弟们对于岳城既陌生但又憧憬,这次的水坎建设我们是第一次,但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
日志的年月日都是被黑笔涂掉,只剩下其他文字,水利二师?是什么部队?岳城?河南省?难道是新中国的第一次水坎建设,岳城水坎?对于这些我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看了几页之后我大概明白这是当年岳城水坎的建设日志,前面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于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留下这么一本工作日志,于是无聊地直接跳到最后一页的署名,而当我看到日志的署名人是的时候一下子引起了注意……宋云海,怎么会是他?这个蓉城没有知道他过往的人,竟然是水利二师的工程兵?
我重新翻回前面继续查看,开始写得无非是些准备工作,日志中提到,当他们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每个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充满了激情,压力来自于苏联,那时中苏关系友好已经走向末端,大量的苏联水利专家相继离开中国,而至于激情,那时第三机械总局(水利二师后身)确实有能力援建大型水坎了,我记得岳城水坎直到今天,仍然是国内填土量最大的土石坎,然而当时的情况却远没有今天看起来那么轻松简单。
当年在岳城长期驻扎的是水电二师(后改名水电五局)的一分局,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很多都是海军退役下来的士兵,而设 备一部分是部队换装退下来的,一部分是中央下发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俄国人哪里还债返还而来(前面已经提到中苏关系走向末端),而且不断有名牌大学生进驻一分局,全部都是为了岳城水坎的援建,这让当时的人员更加的复杂,高级知识份子,退役军官,战场厮杀的战士的复杂结构,加上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整个工程建设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我真心对什么伟大的建设祖国没什么兴致,也纳闷这宋云海不过是个平凡无奇的小人物,怎么就能成为四道门的大佬人物的?日志上的内容死越来越乏味,毕竟关于水坎修建我也提不起什么兴致,可就在我即将失去耐心的时候,日志开始出现了些让我感兴趣的内容。
“那年河南省大寒,冻得整个大地都裂了口,却不见漳河变得温顺,截流工程格外缓慢艰难,恶劣的天气下,也不停地有战士被冻伤入院,整个截流工作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磕磕绊绊地完成。
而奇怪的事情却在截流工程完成之后频频发生,当完成截流工作之后,援建水坎才缓慢进行,但是随着截流完成,暴露的湿地之中,不断有战士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