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丈量出来,也是颇有才干的。
宋九在东府时还为了江南时政,与他好几次交流。
樊知古可能因为压力原因,到了三司后,不及陈恕等人,有的没有做好,因此赵匡义时常批评。
赵匡义越批评樊知古心情紧张。便越容易出错。
陈恕与樊知古不是老乡,一个是池州人,一个是洪州人,不过都是来自江南。平时关系不错。每当听到赵匡义对三司不满,陈恕就有些急,护友心切的陈恕便时常找到樊知古。将皇上的不满泄露,他就是从三司来的。又有本事,对三司十分熟悉。因此也时常提出一些建议。
然而樊知古不知轻重,每次去向赵匡义汇报工作时,便对赵匡义不满之处一一进行辨解。一次赵匡义不注意,次数多了赵匡义便感到纳闷,便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做得不好?”
很糟糕,樊知古可能说得激动了,没有想,便说道:“是陈恕告诉我的。”
这里就牵涉到宋朝的制度。
首先是各部司官员必须要保密,不但在宋朝,在汉朝大嘴巴乱喷,将政务轻意泄露给不相干的人听,都是犯错误的。
再就是宋朝的分权制度,各个部门不得随便交往,所以宋九将枢密院撑起来,赵匡义喜欢,也能说,说在明处,陈恕本来就是副相,将樊知古召到东府,哪里做错了,那里做对了,这也不算过份的。然而不能在私下里说,这是宋朝忌讳的事之一。
连犯了两个严重错,尽管陈恕是一个能臣,还是被罢相,樊知古贬到四川做转运使了,也无妨,还是一个不小的官职。可是可是……
他悲催度不亚于王沔。
但没有结束,就在赵匡义思考何人顶替这两空缺时,又来了。
赵匡义腿伤严重,许多官员都知道。
又正好赵元僖任开封府尹五年以来,政事没有缺失,做得还不错吧。宋沆、尹黄裳、冯拯、王世则、洪湛五名言事官共同上了一个奏折,他们请求赵匡义立许王元僖为皇太子。
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明处的,二皇子做得不错,是合格的帝国继承人。不立皇太子,国家东宫名位始终不正。如赵匡义上位,若是赵匡胤将赵德昭或者赵德芳那一个人立为皇太子,得到正名大义,赵匡义那就头痛了,甚至只好悲催的等死。
还有一个暗处的原因,赵元僖也想上位,倒不是他想做皇帝,想的就是将这个皇太子名位定下来,所以才与赵普吕蒙正勾勾搭搭,甚至想拉拢宋九。这几人全部被他拉拢,因此为赵元僖造势。
但他们想错了!
赵匡义当真不知道儿子背下的小动作?
只要做得不过份,是默许的。然而一立皇太子,就得要象汉唐正式组建东宫,一个与朝廷对立的小朝廷,儿子动作又不小,赵匡义如何放心?
不要象李隆基那样轰轰烈烈,只要学他,一杯毒酒下肚,自己这个老子就见阎罗王去了。
看到诏书后,赵匡义大怒,说道:“皇子们现在还小,习性尚未成形,学业未精,等他们成人后,朕自有主张,这些言官怎么不理解朕的苦衷?”
五人全部被流窜。
这件事本来到此结束,可这时温仲舒却果断举起大义灭亲的旗帜,说是宋沆乃是吕蒙正推荐提拨,又是吕蒙正妻子的族兄弟,然后大肆批判吕蒙正以援引亲昵,窃禄偷安。
书上后,吕蒙正也下去了。
但想一想吕蒙正为温仲舒所做的一切……
所以一代名臣杨徵看到寇准与温仲舍一道在京城骑马,春风得意,杨徵之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温仲舒与寇准博取直名以取贵位,给后辈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害得世风日下。”
故取二人名为温寇!
不是好话儿,虽然温寇是赵匡义一手造成的结果,他说我多希望我朝有贾谊出现啊。
说魏征还行,贾谊真是良臣么?看看他在汉文帝时,中国史上最好的王朝,一谈论政治马上叹息痛哭,因此世人称其为狂怪。
说大嘴巴杨徵之也是一个大嘴巴,他曾经多次进谏让柴荣干掉赵匡胤。
然而杨徵之说错了吗?
不怕大嘴巴,但得说得有理,有德,有义。
看看温仲舒干的这件事!
这样下去,还有谁愿意树恩,结恩?
而且他也说中了,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宋朝朝堂越来越浮躁。先是乱战,后是结党,然后就没有后来了。
就包括寇准,实际将寇准在史上澶渊之盟做下的惊天功劳扣下,分下余下的小寇,那真就有点儿不大好说。
但现在不同啊,宋九包庇,皇上欣赏,赵普力荐,杨徵之只好看着小寇每日豪华的夜宴,拥美作乐,站在边上干瞪眼。
不过真相可能与杨徵所想的略有差错,温仲舒干的这件事太让人不耻,然而吕蒙正本身也有错,不是宋沆,而是他本人,他本人一直与赵元僖不清不楚。你都是首相唉,还要结交未来的皇储,想要干什么?这才是温仲舒一上疏,后面就将吕蒙正罢相的原因。
看来赵普与宋九眼光都不行啊,赵匡义只好自己找人选。
先将张齐贤提为平章事。
再提拨贾黄中与李沆进入中书担任参知政事。但赵匡义害怕中书再闹出什么妖蛾子,于是将李昉再度调入中书,不指望老李能变成名相了,但希望老李能压住大家的浮躁情绪,将这些后进生稳住,带上一带。
可是宋九看着这份名单有些发愁,老李才能肯定是不行的,张齐贤才能在军务上,到了东府担任首相,不是张齐贤的所长。贾黄中虽不划,可性格谨小慎微,缺少担当,可能在地方上做得不错,但显然也不是两府宰执的好人选。
太大嘴巴,权利心重不好,不敢担当不好,不错,这是两府宰相,那有那么好当的?
至于未来那个圣相李沆,宋九不知道,因此也不了解与重视,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立授将作监丞通判潭州,然后召直史馆,迅速进入两制为知制诰,再赐为翰林学士,然后就上来了。
这样的履历让宋九更不放心。
若平时也就罢了,关健风起了,这么大的人事调动,如何了得?(未完待续)